成教“会计电算化”专业介绍
一、招生对象与学习期限
1.招生对象: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应往届毕业生
2.学习期限:全日制三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为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会计职业操守,掌握足够的会计基础理论和核算方法,熟悉通用账务处理软件和报表软件的操作使用,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软件的建立、安装和使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网络财务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熟悉会计法规、会计具体准则及行业会计制度。能够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计算机会计实务环境,能够熟练从事手工会计操作和运作财务软件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
凡取得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实践考试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者,颁发国家承认经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的毕业证书。
(一)知识结构
1.具有中高层次专门会计人才的政治理论知识、相关法律知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身体心理素质;
2.具有英语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以上考试;
3.具有必要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和应用操作能力,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
4.具有现代理财与核算的观念,熟悉现代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业务流程;
5.具有会计核算、成本核算、 预测与分析、财务管理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能力;
6.具有财务软件的基础知识,能应用有关财务软件并熟练地进行操作,并取得全国会计电算化初级证书;
7.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及相关能力;
8.具有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与策划、预测能力;
9.具有税收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实际纳税申报、交纳等工作的能力;
10.具有适应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改革的核算应变能力。
(二)能力结构
1.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
2.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
3.具备会计建账、核算能力,熟练运用会计方法填制凭证,登记帐簿,编制与分析会计报表,进行成本核算,组织财产清查,合理报税的工作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机操作等;
4.具备财务管理能力,正确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分析,具有参与企业筹资及投资决策的能力;
5.具备会计电算化的核算与分析能力,掌握财务软件的基础知识,熟练操作常用财务软件,取得会计电算化初级资格证书;
6.具备英语的说、写、听等相关表达和写作能力,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上证书;
7.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三)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2.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
立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个性鲜明、学有所长;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自觉遵纪守法,善于与人合作。
3.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好运动,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抗挫能力、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懂得自我保护。
(四)毕业要求
1.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学习成绩全部合格;
2.必须参加计划内的实践科目,成绩均达到及格以上水平;
3.推行“多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毕业前必须获取以下资格证书:
(1)基础应用能力证书:(二选一)
全国高等院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以上证书(优先选择报考,成绩不过者才能另选第二选项);
劳动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操作(中级)。
(2)职业资格认证证书(必须考取):
陕西省财政厅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4.思想品德鉴定合格,无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等行为。
(四)、就业岗位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就业岗位群是: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银行及其它大中型经济组织的一般会计核算及审计岗位;小型企事业单位及其它小型经济组织的会计、审计主管;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般会计核算、审计岗位及信贷、计划或营销部门的相关管理岗位。各企事业、银行单位的出纳,微机录入等岗位,小型企业及其它小型经济组织的一般会计核算岗位等。
四、课程设置及内容
(1)主干课程
1.基础会计
本课程是会计学和其他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它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其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记账方法及其具体应用;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和各种会计核算的执行程序;基本会计报表的编制及与会计报表相关的财务评价指标计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理解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和有关管理课程打下基础。
2.统计学原理
本课程主要是阐述如何通过统计调查、搜集和整理统计资料进行统计研究分析的应性科学。主要内容包括统计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统计综合指标分析法、动态数列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抽样推断分析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等。
3.企业会计
本课程以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为目标,以模拟企业一个月的业务为例,涵盖了建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经济业务,实验内容与会计实务相衔接,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教材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操作基础知识,主要讲述了会计学“证账表”的会计循环过程;第二部分为会计基本业务操作,主要讲述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长期资产、收入、费用、利润和会计报表的具体操作;第三部分为综合业务操作。
4.会计电算化
本课程本课程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以及会计核算软件各功能模块基本工作原理。学会编写部分具备基本功能的会计核算功能模块,具有熟练运用、维护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并取得财政局颁发的《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合格证》。此课程学习时数的二分之一用于会计电算化技能训练。
5.财务会计
本课程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掌握货币资金、工资、材料、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销售等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此课程学时数的1/3用于会计核算模拟实习,并组织好两周的教学实习。
6.成本会计
本课程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材料费用、工资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各种费用项目的归集与分配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成本计算方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分析的方法和内容以及成本报表的编制。
7.财务管理
本课程介绍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价值理念,长期筹资管理,长期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管理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8.数据库应用技术
本课程系统地讲解了数据库技术概述、关系数据库定义、关系数据库操作基础、视图、游标、事务处理与并发控制、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关系数据库设计、函数依赖与规范化、java语言数据库访问、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新技术。通过对《数据库应用技术》的学习,可以掌握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据操作的基本技术和java语言数据库编程的核心技术。
9.审计学原理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与审计组织和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等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国际、国内审计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以及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形成与发展的成功经验。
10.会计报表分析
本课程以会计报表阅读、企业财务能力分析、综合财务分析三大模块讲述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分析的技能技巧,通过大量的会计报表实例计算和案例分析、各行业上市公司的实务数据引领学生掌握会计报表阅读、企业财务能力分析、综合财务分析的基本视角、思路和方法。
11.商品流通企业会计
本课程包括商品流通企业业态与核算方法、批发业务核算、业务核算、进出口业务核算、联营与连锁经营商品流通的核算等内容。
12.财政与金融
本课程讲述我国财政基础知识、金融基础知识,财政金融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极其对微观企业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影响。
13.税法与税务会计实务
本课程介绍我国新税制下税法和税务会计的基本原理、流转税及会计处理、所得税及会计处理、资源税及会计处理、财产和行为税及会计处理、特定目的税及会计处理等内容。
五、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进程与学时分配(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