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在三线建设时期的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凤州镇,创建于1965年,绵延21公里,是我国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三线研制基地,这里研制的各型号发动机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工程、高新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航天发射任务提供性能卓越的动力系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被誉为“中国航天液体动力之乡”。
航天六院人在三线建设时期的28年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光辉岁月,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的优良因子,曾被国家航空航天部授予“艰苦奋斗的楷模,无私奉献的榜样”的锦旗,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航天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中国液体动力文化的孕育地、六院“院魂”的诞生地。
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是依托于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建设而成的,目前已建成核心展区两个和一个教育服务配套区。
第一个核心展区是一期建成的位于旧址指挥部的红光沟航天精神展览馆。现有三线伟业、志在青山、攻坚克难、科学管理、辉煌成就、抗洪壮歌、逐梦远行、精神高地8个展室和党员宣誓广场,将红光沟时期积累的精神财富、文化成果、研制经验、管理案例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展陈。园区现有图片2016张、视频12个、景观14处、雕塑等艺术品18件,室内布展面积约2000平方米。
第二个核心展区——201洞(原泵水力试验室),是二期建设核心展区,总建筑面积6052平方米,依托201洞打造了以沉浸式体验、场景体验为主,展示液体动力发展历程、航天重大工程,领略航天科技魅力、探索科技未来、感悟航天精神内涵的五大展区。
同时,在旧址指挥部生活区建成的党建教育服务配套区,内有“三线+工业+航天+红色”风格的主题公寓,设计独具匠心,并有多功能会议厅、专题学习教室、文创书吧、访谈学术研修所、文娱俱乐部、沿江步道等配套设施,可同时满足800余人走进航天培训学习的需求。
截至2023年12月,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先后获得“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精神教育基地”、“陕西首批革命文物”、“央企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名录”、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等三十八项重要资质及荣誉。
自2021年7月23日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一期开园至2024年3月底,已迎来超过十二万人到访参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赞誉。
截至2024年3月底,前往进行学习交流的单位已有800余家,这里成为航天精神的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培训的第二课堂、师生调研实践基地;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