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开学初,在学校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学保处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心理咨询室根据学保处的工作安排,在心理健康管理员的赵红利老师、封攀老师、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共同协作下,顺利地完成了2015级829名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现将具体情况向学保处及各级领导作以汇报。
一、心理档案的基本内容
此次心理档案包括了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高、籍贯、民族、体重、政治面貌、来自城镇或农村、宿舍电话、手机、小灵通、邮箱、爱好特长、宗教信仰、户籍地址、邮编、家庭住址、 邮编、身体状况、身高、体重、血型、是否剖腹产、家中排行、、生理缺陷、个人、病史、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职务;本人的主要经历(学习经历、是否当过班干部、奖励、处分等)、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死亡、父母离异、生活条件改变、与老师同学关系紧张、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等详细的内容,尽可能地涵盖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
二、用 SCL-90 量表分别对职大和技校08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
心理健康普查是采用标准化测试量表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的过程。通过测试可以获得被试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数据指标,可用以辅助心理诊断。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可以使学校教育工作更为及时、有效、人性化,是现代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充实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尽可能的发现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我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的依据,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我们对2008级共829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
(一) 测验量表的选择:
在量表的选择上我们着重选用能够全面测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个方面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等方面均有涉及,能准确描述被试的自我感觉,能较好地反映被试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是当前各心理健康普查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自评量表。该量表90个题目分别类属10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学生某方面的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这10个因子分别是:
1. 躯体化因子:该因子主要反映学生主观上的身体不舒服,包括心血管、肠胃道、呼吸道系统等学生主观感觉到的不舒服和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在身体上的表现。
2. 强迫症状:该因子主要指学生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变空了,“记忆力不行”等)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
3. 人际关系敏感:该因子主要是反映某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自在感与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为突出。自卑感、懊丧、以及在人际关系中明显相处不好的人,往往这一因子得高分。
4. 忧郁因子:忧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是该因子的代表性症状,它还表现为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的愿望、丧失活动力等特征,并包括失望、悲叹、与忧郁相联系的其它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达到相当严重程度的甚至可能直接导致自杀.
5. 焦虑因子:一般指那些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躯体表现(如震颤) 。那种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是本因子的主要内容。
6. 敌对因子:主要以三方面来反映病人的敌对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包括从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暴发等各个方面。在该因子上得分高的学生在生活上可能直接导致同学之间的冲突。
7. 恐怖因子:该因子主要反映学生在主观上无意义的恐惧。恐惧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合及交通工具。此外还有反映社交恐怖的题目.
8. 偏执因子:本因子只是包括了偏执的一些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9. 精神病性:其中有幻想、思维播散、被控制感、思维被插入等反映精神分裂症状的题目。
10. 其它:该因子是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的。
(二) 心理症状测量的评分计算结果:
1. 经过分数统计,被测的379名大专生中,原始分筛选阳性的人数为105人,占施测总人数的27.70% 。
在心理症状各因子的分布及其严重情况具体如下:
1躯体化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 34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8.97 %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2人,占到了5.88% 。
2强迫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149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39.31%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17人,占到了11.14% 。
3人际关系敏感: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108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28.5%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11人,占到了10.19% 。
4忧郁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78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20.58%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5人,占到了6.41% 。
5焦虑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67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17.68%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9人,占到了13.43% 。
6敌对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73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19.26%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7人,占到了9.59% 。
7恐怖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45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11.87%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2人,占到了4.44% 。
8偏执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82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21.64%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1人,占到了1.22% 。
9精神病性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50人,占被测新生总人数的13.19%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4人,占到了8.00% 。
10附加项: 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84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22.16%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10人,占到了11.90% 。
另外,其中抑郁分数达到严重程度的有2人,占2.56% ,焦虑分数达到严重程度的有1人,占1.49% ,附加项分数达到了严重程度的有1人,占1.19% 。
2. 经过分数统计,被测的449名技校学生中,原始分筛选阳性的人数为106人,占施测总人数的23.61% 。
在心理症状上各因子的分布及其严重情况具体如下:
1躯体化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37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8.24 % 。
2强迫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123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27.39%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8人,占到了6.5% 。
3人际关系敏感: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96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21.38%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10人,占到了10.42% 。
4忧郁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84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18.71%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8人,占到了9.52% 。
5焦虑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58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12.92%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5人,占到了8.62% 。
6敌对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84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18.71%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13人,占到了15.48% 。
7恐怖因子:在所有被测新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43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9.58%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5人,占到了11.63% 。
8偏执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80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17.82%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2人,占到了2.50% 。
9精神病性因子: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43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9.58%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4人,占到了9.30% 。
10附加项:在所有被测学生中,该因子有明显症状的共有72人,占被测学生总人数的16.4% 。其中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的有8人,占到了11.11% 。
另外,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分数达到严重程度的有4人,占4.17% 。
从心理健康普查的结果看,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整体情况来看,多数学生个性开放活泼,情绪较稳定,人际关系良好,有应对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但是,有轻度以上心理问题症状的新生总人数达到111人,占总人数的13.41%,我校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三) 对于测评结果的处理:
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后,我们将根据档案中所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本次心理测评的结果,主动邀约心理高危学生接受心理咨询,早发现,早咨询,早解决。
1. 本次测量结束以后,我们将对可能有中度及中度以上明显心理问题的同学进行重点观察和重点约谈,并通过面谈进一步了解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得到这些同学的同意后,我们将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积极促进这些同学的身心健康发展。实际上,这一工作我们已经在做。
2. 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将以专题辅导的形式加以解决。
3. 对于自愿求助的学生,则在心理普查的基础上,充实心理档案,系统地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优化其个性品质。
4. 各位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及各班的心理委员平时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学保处和心理咨询室联系,争取尽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为我们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欲求、学习心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为学校面对新的形势和当代学生思想、个性特征的新变化,建构新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体系提供了依据。
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也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它是每一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就可以积极寻求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对学生个人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参考。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欢迎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工作随时进行指导。
心理咨询室
2016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