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
根据国家对
职业教育工作和学校改革发展的要求,为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深化科研、职业竞赛等工作,经2017年11月15日校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西安航天红光技工学校、六院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学校”)科研与发展委员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成员
(一)科研与发展委员会
主 任:张伟利
副主任:张立新
(二)科研与发展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主 任:李正泽 (享受部门副职待遇)
成 员:刘京辉 周怀兵 李 锋 郭 婷 余文涛 林周宁
二、职责
(一)科研发展
1.对学校科研方向、科研计划提出方案。为学校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咨询,参与综合性改革方案;
2.结合
职业教育、人社部和集团公司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奋斗目标,加强学校有关科研发展规划和科研政策的研究与制定,不断推进科研体制创新。根据
职业教育改革、集团公司和六院技能人才的需要,制定和修订科研管理办法,组织实施有关学校科研激励、制约和监督措施,使科研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
3.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根据国家、集团公司和省市针对
职业教育的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全力争取人社部、教育部门和集团公司的各级科研项目,并同时做好各类项目的中后期管理工作;
4.指导全校的学术活动,积极推进校内外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推进校际、校企科研合作,扩大学校在行业和社会中的影响力;
5.组织并督促学校“学科带头人”牵头组建相关领域的科研团队,依托“委员会”的科研平台,展开科研创新和科研发展等相关工作。并对该项工作建立量化考核机制,逐渐发展成为合理、成熟的制度化考核机制;
6.制定学校教职工等相关人员的科研工作考评制度,根据在科学研究项目中担任的负责人、发明人、参与者、组织者等不同程度的分工,明确量化制度中考评加分和奖励。为学校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人员考核、职称评定、奖惩和岗位调整提供量化和制度化依据;
7.负责编制学科研经费预算草案。并对相关的经费安排和分配使用提出咨询意见;
8.评定或授权评定学校年度或阶段性科研、教学成果,决定成果的等级、层次,并提出审核、推荐的意见,向更高级别的学术评议机构申报科学研究成果奖;
9.配合人力资源评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人选及学术水平,把握人才引进质量与数量,推荐学校人才培养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和培养方向。
10.对涉嫌违反学术道德的事件提出处理建议;
11.负责科研论文管理、学术交流、科研信息宣传、科研统计等工作。
(二)学科建设
1.负责学校学科建设顶层设计,为学校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规划提供有效建议和咨询。
2.全面负责管理和实施学校“学科带头人”制度。审议学校学科带头人资格和培养方案,评定和考核“学科带头人”,制定以学科带头人为引领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规划,督促执行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推进;
3.协调与推进学科建设工作,负责学科评估工作;组织审议学科设置、调整、交叉、整合方案,为学校设立与撤并学科提供决策咨询。
4.监督并考核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执行情况。以第三方评价机制参与考核教师教学效能。为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岗位提供科学评价体系,为学校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人员考核、职称评定、奖惩和岗位调整提供量化和制度化依据。
5.组织或安排学校相关学科骨干教师外出交流、学习,提高学校学科建设水平。
6.负责教研项目的申报与管理。根据
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要求,全力争取各教育相关部门的教研课题,积极组织开发本校教研课题的研究。并同时做好教研课题的中后期管理工作。
7.负责编制写校学科建设预算草案。并对相关的经费安排和分配使用提出咨询意见。
(三)技能竞赛
1.全面负责学校相关的竞赛工作。包括集团公司、各级人力资源或教育等部门的各类师、生职业技能竞赛、专业学科竞赛、理论设计大赛和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等一系列赛事的训练基地建设、参赛人员训练、赛事组织承办、赛事服务人员培训、赛事裁判员培训与执裁等相关工作。
2.竞赛训练基地建设。积极策划和争取国家级、省部级、集团公司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的竞赛举办及训练比赛场地建设的经费支持。对学校在建和已建成的各类训练基地、实验实训室进行管理和服务,进而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和学科发展工作的进步,以有利于多出快出竞赛成绩并可持续发挥作用为建设训练基地的首要标准。
3.积极协调和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别、各类相关专业竞赛,并督促参赛教师的训练工作。通过教师竞赛进一步交流学习,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进而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
4.全面协调和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别、各类相关专业竞赛。组建“技能大赛精英班”、“专业竞赛兴趣组”和“专业技能学生社团”等。完成各类技能竞赛选手选拔、培训、参赛等一系列工作。争取更多的参赛学生获奖,为学校争得荣誉和良好的声誉。
5.建立系统完整的“学研”体系。结合学科建设相关工作,将传统教育理念和体制转换为以学生为主的现代
职业教育理念和体制,将培养学生竞赛参赛的教育方式向日常教育教学渗透,达成“学研”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
6.负责编制学校竞赛类相关工作的预算草案。并对相关的经费安排和分配使用提出咨询意见。
(四)成果转化
1.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积极参与技术市场,争取向集团公司和六院等大型企业集团和部分省、市的各类机构推荐学校成果,培养原始成果受用群,设法加强成果宣传推广工作。力争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工作。总结收集学校现有成熟的科研、教研、学研成果,继续积极寻找市场,进行转化和推广。
2.知识产权和专利管理工作。
3.组织论证学校教师需出版的学术著作和教材(包括校本教材)。
4.负责校刊编辑审稿工作,提高校刊办刊水平。
(五)完成科研发展委员会的其它相关职能和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此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