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留言
在线报名
联系我们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机构设置
学校领导
校园文化
学校荣誉
教学科研
教学管理
教学名师
教学改革
系部介绍
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
安全教育
校园生活
技能竞赛专栏
竞赛动态
大师风采
技能成果
招生工作
招生动态
咨询问答
各地招生点
就业工作
就业动态
招聘信息
就业企业
就业指导
毕业生风采
党群建设
党建工作
党风廉政
共青团工作
工会工作
培训鉴定
文创产业
文化区简介
航天精神文化区展览馆
201洞
学校简介
机构设置
学校领导
校园文化
学校荣誉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新闻中心
>
查看详情
航天老专家倾情讲述航天人的故事—航天职大举办航天精神报告会
日期:
2018-05-11 16:28:15
点击:
来源: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
属于:
新闻中心
2018年5月11日下午,六院宣传部特邀郑安西和傅永贵两位航天老专家,以两场报告会的形式,将自身亲力亲为、所见所闻的经历,为
航天职大
教师和优秀学生代表,真实、感人地诠释了航天三大精神,为学校2018年
职业教育
活动周的圆满收官,倾情奉献了一场完满的压轴之作。
郑老以《通向太空的不竭动力——见证航天动力的团队精神》为题,例举航天英模杨敏达等人的真实事迹,向参加讲座的师生们,讲述了自困难年代,航天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而砥砺前行的时代缩影。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航天人没有向基础薄弱、设施匮乏甚至是缺衣少食的困境所屈服,反而在半个世纪的征程中,陆续取得举世瞩目的航天成就!世人眼中这样不可思议的壮举,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在迸发?郑老以自己的亲身体会,为师生们带来了一个鲜活、昂扬而又壮烈的答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
随后,82岁高龄的傅永贵老先生,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厕所实验室的故事”。在座的学生都十分好奇,厕所和实验室有什么联系?一位耄耋老人又能记得多少当年的故事?
然而,从刚开始的汽车发动机和航天航空火箭发动机的不同到自控发动机的原理,傅老讲的井井有条,着实让在场的师生佩服。没有PPT,没有演讲稿,虽然有一些专有名词同学们一知半解,然而在傅老分享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失败、各种数据以及如何克服困难,经历上千百次的试验等具体实例,这一场报告会让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仿佛被带回到当年的实验室,带着航天工匠的激情和梦想,和他一起并肩战斗,在红光沟里追忆青春。
傅老回忆自己当年刚毕业被分配到11所,面对苏联专家当时对中国人能力的质疑,面对研究中心的战略任务和技术困难,他们毅然决然地肩负起重任,立志一定要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能行!1965年,“三线”建设开始实施,他被分配到了凤县红光沟。可是,环境达不到实验要求,他们就自己建临时加工间,自己担任钳工;有些加工需要借助其他车间,往返几个研究所之间,来回全靠走路,经常工作从早8点到半夜。。。后来为了方便实验,傅永贵终于找到了一个长2.5米,宽1米的厕所,谁也想不到,这个厕所,却是当时研制航天发动机的重要实验室。他们自己掏大粪,清理便池,自己焊钢架,做台面。10年间,就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傅永贵和研究员们进行了上万次的试验,因为密闭空间条件有限,他们经常被试验时产生的废气熏得头晕脑胀。后来,这款发动机就被当时幽默的三线建设者们称为“厕所发动机”。而它正式的名字叫做姿态控制发动机,是火箭精确入轨,飞船完美对接的关键。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成千上万的航天人共同的理念。张立新副校长在总结时也勉励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吴颖 周怀兵)
主讲人简介:
傅永贵,研究员,原067基地11所发动机主任设计师、三室副主任,十一所老专家。
郑安西,六十年代末上山下乡,七十年代中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到航天067基地工作,曾任院
政工部长、院党校副校长、院机关党委书记、省总工会委员、院工会工委主任、机关工会主席等
本系统内多个岗位职务,是航天事业的建设者、见证人。
上一:
职业教育活动周技能大师贾广杰讲座
下一:
西安机电信息研究所(212所)来我校招聘
首页
|
学校概况
|
教学科研
|
学生管理
|
技能竞赛专栏
|
招生工作
|
就业工作
|
党群建设
|
培训鉴定
|
文创产业
|
学校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
网站备案号:
陕ICP备16001663
技术支持:
校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