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
2017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要提升清洁、老年陪护、康复、助残、儿童教育等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巡检、导览等公共服务机器人以及消防救援机器人等的创新应用,并明确到2020年,智能服务机器人环境感知、自然交互、自主学习、人机协作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实现批量生产及应用等目标。在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加快增长的趋势下,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也迎来的发展战略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两位数。2017年底,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0.6亿美元。
二、机器人技能人才缺口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近年来持续表现强劲,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工业机器人的热潮带动机器人产业园的新建。到目前为止,上海、徐州、常州、昆山、哈尔滨、天津、重庆、唐山和青岛等地均已经着手开建机器人产业园区。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2.工业机器人的日益广泛应用需要高技能专门人才
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人工成本快速提高促使企业用工业机器人来提高产业附加值、保证产品质量,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目前在长三角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六千多家,人才缺口达5000人左右。不仅企业需要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化线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大量从事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预计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的增速有望达到25%,高技能人才缺口将逐年加大。人才是支撑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到202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的人才需求有750万,缺口达到300万。
三、培养对象
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年高级工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五年高级工
四、本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企业工业机器人运行岗位的技术人才,他们应具有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用工要求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科技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终身学习意识;掌握工业机器人运行与维护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独立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编程、维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具有一定操作实践经验,能服从生产管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核心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技术、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机器人机械系统、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视觉与传感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
六、就业面向岗位群
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从事机器人零件生产加工、机器人装配与调试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初始岗位群:
(1)操作岗位:机器人零件加工、机器人装配调试、运行与维护;
(2)技术岗位:产品质量检验与技术服务,售后技术服务;
(3)管理岗位:班组生产组织与生产调度、技术组织与管理。
发展岗位群:
(1)操作岗位:机器人装配调试及维修、技术改造等;
(2)技术岗位:故障处理及技术攻关;
(3)管理岗位:区域机器人产品售后服务及管理人员。
七、就业安置
(一)依据学生个人学业水平、技能操作水平、综合素养并结合学生个人诉求分层次安置学生就业。
(二)就业安置形式:
1、学校择优推荐,面向航天赛能机器人等企业的生产加工、装配调试及售后服务岗位;
2、长期校企合作企业的不定期校园招聘;
3、学校集中组织的大型校园招聘会。
学校通过遴选、优选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经营状况良好的、用工规范的企业来校集中招聘。
校企合作就业安置企业:
航天九院171厂赛能机器人事业部
德思特机器人有限公司
西安非凡士机器人有限公司
启帆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
塔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恒洁士机器人环保有限公司
泰开机器人有限公司
科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八、专业特色:该专业是与航天九院171厂赛能机器人事业部合作共建专业,为该公司定向培养机器人专业技能人才。航天九院171厂赛能机器人事业部是我国制定工业机器人生产标准的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