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我国迈向世界航天强国的建设目标,学校作为培养技能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技工教育和
职业教育院校,当前确立了背靠航天,面向高端制造业,建设示范性院校的目标。
我国
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模式经历多年的争论、研究、学习和摸索,在概念上已经比较明确的提出建立现代
职业教育或者技工教育的体系,教育教学方式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这其中包括了:“面向对象的项目式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赛促教”等一系列手段。
学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锐意改革、创新突破发展,为了适应新时期国家、社会、航天的时代要求,保障学校持续、健康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向好发展,学校做出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决策。学校当前在教、科研、学科发展及教育教学事业方面,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必须改革的临界点,学校相关工作的迫切性是社会进步和学校发展,内外两方面现状和形式倒逼下所面临的必然抉择。
针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学校组建科研与发展委员会,其中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教育教学改革开展顶层设计,统一策划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近期,经过“委员会”例会,我们已经初步提出眼下工作的第一步具体实施方略:各学科(无学科带头人的系部以系为单位,有学科带头人的以学科为单位)遴选1-2门课程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最好以1门为宜,由1位教师牵头,学科成员或系部成员全员参与,改革任务分解协调,分配给各成员,协同执行。时间期限为2018年10月9日之前完成,课程授课推荐置于“技能竞赛精英班”或“数控大能手班”,上述两班级专业不对口的学科,可以自行选择班级开展教学。注意:该项工作成果考核的核心点在课程教学过程的呈现、一体化教学方案系统性文案的呈现。教研立项、论文发表可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环节推进。
在上述“第一步”方案如期结束并实现目标的情况下,开展“第二步”工作,在为期一年的时间内,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再遴选2-3门核心课程开展“第一步”的成果的模式化迁移,形成小规模的“一体化教学”体系。第三步:在总时长不超过3年的时间内,实现各学科或系部,重点专业中主干核心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全覆盖。从本质上改变学校教育教学体制中不适应
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培养方式,整体性地提高学校学生的培养水平和职业技能能力,使学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源动力。
经过近期例会,总结梳理当前学校教、科研改革发展的关键情况,说明如下:
一、需要制定的制度和管控机制
1.《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学科带头人量化考核细则》
主要内容包括:
A.学科带头人师德师风
B.学科带头人学科建设业绩
B1.学科建设具体内容
B11.学科科研教研平台或团队
B12.人才培养
B13.学科实验实训平台建设
B14.精品课程与教改项目
B2.考核工作组评价
C.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业绩
C1.论文、专著、教材
C2.教、科研项目
C3.教学成果奖、科技成果奖
C4.专利、技术标准、软件著作权
D.学科团队教学科研业绩
D1.论文、专著、教材
D2.科研项目
D21.三类项目及以上
D22.纵向科研经费
D3.科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省部级及以上)
D4.专利、技术标准、软件著作权
E.学科技能竞赛
E1.个人竞赛
E2.指导学生竞赛
E3.学科团队竞赛
主要方式:负面清单+正面激励
2.《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教、科研项目管理规定》
主要内容包括:
(1)六院、市级以上的教、科研项目(横向、纵向区分)的申请、管理、执行、项目资金监管等事宜;
(2)学校自筹项目,筛选、资助、监管、考核等事宜;
(3)系部或学科带头人,团队内部自研经费的资助和项目管理。
3.修改《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竞赛管理与竞赛获奖奖励办法》,主要涉及学生外出参赛日补贴情况的调整和竞赛获奖奖励金额的调整。
二、人员缺口
总计需教师26人,详细如下:
基础系(4人):专职英语教师2人、专职数学教师2人;
机电系(5人):专业基础教师2人,主要教授公差、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1人,3D打印专业教师1人,无人机专业教师1人
信息系:无
光伏(1人):强电教师1人
实训(9人):普车加工1人、数控加工4人、焊工1人、线切割1人、机床维修1人、教务员1人
管理系:(7人)物业管理法规1人、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1人、安装工程定额与预算+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1人、建筑制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1人、经济学基础1人、建设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1人、土建工程CAD 1人。
三、改革试点工作的初步计划和时间节点汇总
基础系:7月底完成,英语与音乐教学结合项目、英语教学活页教学包;12月完成,体育课游戏教学
机电系:自动编程企业化、工业机器人、3D打印专业建设,需要3D打印专业切片软件、工业机器人离线软件、高配置机房、专业化师资。(无时间节点)
信息系:5.15-6.2,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网站编辑课程、移动电商调研;
光伏:“滴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一体化教学改革,(8月底);7月底,光伏路灯设计、组装、调试;8月底,光伏离网系统设计;9月底,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
机电一体化:(无时间节点)
结合技能在线学习平台APP建设,车、铣、数车、数铣在线视频课程;培养王文超老师成为机电一体化电气控制方向专业教师;培养吴砚、杨海燕老师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
管理系:明确“物业管理”专业为系部重点发展专业,开展:(1)校内实习、工学结合(搬迁后学生入学开始);(2)与碧桂园校企合作(2018年6月开始筹划执行);(3)加大教师学习调研力度。
四、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基础系教师电脑严重短缺,影响办公。全校英文电台建设尽快开展。
2.信息系电商实训室和网络安全实训室的建设
3.3D打印软件、工业机器人离线软件、高配置机房的问题。